高兴只会“哈哈哈”是得了语言贫乏症?
2019-04-09 15:45 人气:
近日,“除了‘哈哈哈’,你还会用什么表达开心”的话题引发网络热议。有网友对比了古今表达差异:比如古人形容人漂亮可以用“玉树临风”“顾盼神飞”,我们只会说“高富帅”“白富美”;古人表达悲伤用“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我们只会用“蓝瘦香菇”。(《光明日报》4月8日)
现代人真得了语言贫乏症了吗?从网友做的古今语言表达对比看,今天我们信手拈来的网络热词,确实不如古人用法典雅,而且表情达意也没有古人那般生动丰富。经历这番对比,关爱与呵护传统文化的人难免产生失落之感。
不过这种对比是否科学,却值得商榷。尽管说在互联网时代,语言的使用场景已深刻变迁,而日常生活语言的网络化,比如“喜大普奔”“不明觉厉”,不仅改变了公众的语言习惯,还影响了现代汉语的词汇构成。
拿热门网络语言与古典成语诗词作简单对比,得出“语言贫乏”的结论,不仅忽视了网络语言在丰富形态和互动上的长处,也不利于准确地归纳现代人的语言表达状况。
其实,语言表达有很自然的场景区分和语境转化。比如,诸多应用文体的写作,就比较强调格式的规范、用语的考究,以及行文节奏等要素。互联网时代的语言,则追求简洁明晰和交互效果。动图、表情符号的使用,以及众多流行网络热词,都是互联网表达逻辑在语言层面的体现。诸如“小确幸”等互联网用语,则传达了现代人心中的微妙与暧昧情绪。
在互联网语境之下,为何“语言贫乏”能够激起很多人的“共鸣”,让公众深深忧虑语言退化现象呢?
语言作为社会沟通的一套符码,表征着社会的多元结构,以及个人的情绪思维特征。之所以“高富帅”“白富美”以及“蓝瘦香菇”等网络热词让许多人担忧,则在于网络语言在文化内涵方面的单薄。再结合如今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陌生,比如对诗歌辞赋的关注不足,“语言贫乏”的结论虽然草率,却指出了语言发展的时代阵痛。
高兴只会“哈哈哈”,其背后是容纳语言运行的社会以及语言使用者的文化贫乏。消除这种“语言贫乏”的忧虑,必须从找回语言表达的艺术之美开始。(白毅鹏)
责任编辑:赵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