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岛、胶州网警联手侦破一起跨省特大网上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抓获16名犯罪嫌疑人。在这起案件中,警方初步查缴各种公民个人信息220万余条。而这些信息,都来源于一个年轻人编写的一款“神奇的软件”,其他嫌疑人正是围绕这些被违法盗取的信息,组建起了一条层分五级的网络黑产利益链条。
QQ群里叫卖个人信息
与真实信息匹配度高
这一切要从青岛胶州一个网民开始。今年1月份,青岛胶州警方注意到一个名为“生意兴隆”的网民,调查发现,该网民网名所指的“生意”竟是在网上兜售公民身份证、银行卡等个人信息。随即,民警购买了部分被贩卖的公民信息进行核实。
结果令警方十分吃惊,“他卖的这些信息与当事人的真实信息匹配度极高。从私密的家庭住址、银行卡到公民身份证、联系方式等信息应有尽有,贩卖的数量十分庞大。”胶州市公安局网警大队大队长龚毅介绍。
经进一步查证,警方确认“生意兴隆”为青岛人王某,并发现与王某来往密切的两人也参与买卖信息。2月14日晚上,警方展开收网行动。被抓获时,王某等三人正在网络上“叫卖”信息。
三人供认,2016年6月份以来,其通过QQ从上线“雨神团-baby”处非法获取公民身份信息多达数十万条,存储在网络云盘。这些信息包括公民身份证正反面、手持身份证照片、银行卡等高度敏感内容。
三人通过在QQ群转发信息公然叫卖,非法牟利。为便于贩卖信息,王某还组建了“全国卡商交流群”,成员数一度高达2000多人。经查,王某从上家获取并贩卖公民个人信息4万余条,非法牟利2万余元。“很多信息都是多次贩卖。”
为逐利成立工作室
进行严格的作息管理
根据王某等人的供述,胶州警方顺藤摸瓜,于2月16日奔赴辽宁沈阳,经过十余天细致入微的查证,捣毁了以张某为首的“雨神团-baby”网络工作室犯罪团伙。该工作室非法获取并贩卖公民个人信息66万余条,非法获利30余万元。
随后胶州警方奔赴吉林长春,于3月3日将上线杨某抓获。根据杨某供述,其从“麒麟阁工作室-小轩”处非法获取并贩卖公民个人信息84万余条,非法牟利十余万元。之后,经过十多天的摸排侦查,3月27日,警方在内蒙古包头市一宾馆内抓获了以19岁的李某为首的“麒麟阁工作室-小轩”的网络工作室犯罪团伙。
根据犯罪嫌疑人的供述,警方了解到,“雨神团-baby”网络工作室和“麒麟阁工作室-小轩”的网络工作室从周边招募多名无业青年从事非法贩卖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同时,两个工作室还组织工作室成员非法从事开户套取优惠券活动,再以一定价格出售优惠券,从中牟利。
据胶州市公安局网警大队办案民警刘正大介绍,为提高效率,“雨神团-baby”还对招募的人员进行严格的作息时间管理,一边买卖个人信息,一边套取优惠券。“早上到点了准时开工,一般他(张某)给每个人一个优盘,里边有2000多张照片,先让分拣不清楚的照片,然后注册信息,提取优惠券。”
“麒麟阁工作室-小轩”则是贩卖链条的最高端。李某供认,他从2016年下半年从上线“兔子”处购买了一种“神奇的软件”,非法获取下载公民个人信息并在网上大肆贩卖。随后李某成立工作室,雇用数人编写套取优惠券及返现活动的软件进行贩卖,从中非法获利30余万元。由此,源头逐渐清晰,整个贩卖链条“一手料”信息都来自于“兔子”编写的一款“神奇的软件”。
妻子生日当天他被抓
称生孩子缺钱去犯罪
2017年3月29日,潍坊昌邑市的一小区内,27岁的张某陪着妻子和数月大的孩子回到小区。这一天正是他妻子的生日,他陪着妻子逛了很多地方,看了樱花,买了一条鱼,还给孩子买了个气球、一年的尿不湿和奶粉。张某称,他似乎感觉到一切都像注定好了一样,这一天,他回到小区就被等候在那里的民警抓获。
张某就是“兔子”。张某供述,他计算机科班出身,自学了软件开发技术,平时靠出售自己开发编写的软件作为营收。
2015年底,张某在论坛上偶然发现了某网络平台的一个账户和密码,可以查看个人信息。张某敏锐地察觉到了该网络平台存在漏洞。“当时觉得好玩,花了大概十分钟的时间,编写了一个软件。”他当时测试了一下,的确可以批量下载个人信息。
到2016年下半年,张某称因为妻子怀孕生孩子需要钱,便将编写的这款“神奇的软件”贩卖给了下线“小轩”李某,李某通过购买张某的软件,先后分红给张某,张某从中牟利10万余元。
办案过程中,警方扣押涉案手机31部、涉案电脑19台、移动式存储设备10台,涉案银行卡、手机卡300余张。经警方统计,犯罪嫌疑人李某利用该软件从第三方支付平台网站获取公民手持本人身份证正反面照片、银行卡照片等个人信息数据达220万余条,在网上层层倒卖牟利。目前,220万余条个人信息中有近一半的信息还未被出售。
至此,专案组成功打掉一个窃取、买卖、非法利用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团伙,摧毁一条层分五级的网络黑产利益链条。
有嫌疑人不知卖信息是犯罪
身处看守所,网名为“生意兴隆”的犯罪嫌疑人王某为自己的违法行为后悔不已。他本人透露,他今年刚刚24岁。被抓获时,王某称自己很蒙,竟不知道买卖个人信息属于犯法行为。“我就是买卖,赚点差价,早知道也不会为这点事进来,不值当的。”
直到被抓,王某一直觉得自己不过是效仿其他人,买卖信息赚点零花钱,从未想过这已经触犯法律。“在群里,1000人,有990个在买卖。”王某透露,不仅他开始没当回事,“我的一个朋友在旁边上网,看到贩卖的信息里边有他自己,他也没有管,没让我删掉,打包卖掉了。”
令人唏嘘的是,犯罪嫌疑人中,像“生意兴隆”王某这样的年轻人不在少数,二十岁出头,多没有法律意识,或明知犯法但存在侥幸心理。
“出去以后一定要好好照顾孩子和家人,再也不能干违法的事了。”犯罪嫌疑人“兔子”张某为自己的行为所悔恨,他本可以靠着出售自己编写的正常软件支撑起这个家庭。他仍清晰地记着,临走前妻子默默看着他没说一句话,俩人摸了摸脸告别。
在警车上,犯罪嫌疑人张某狠狠扇了自己一巴掌。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时培磊 张晓鹏 见习记者 台雪超 通讯员 左晟 刘海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