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常识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 >

小伙因一次徒步辞职投身登山 两年登顶16座雪山

2017-06-03 05:51 人气:

  单人冬季登顶宁金抗沙峰(7206米);

  单人非常规登顶阿尼玛卿峰(6282米);

  单人登顶雪宝顶峰(5588米)。

  这是去年沈建辉默默完成的小目标——3个国内第一。而此前,他已接连登顶那玛峰、年保玉则峰、岗什卡峰等,两年的时间里先后登上16座雪山。潮州人沈建辉就是这样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爱拼才会赢”。

攀登中的沈建辉

  辞职后全身心投入登山

  2014年,一次特别的徒步让沈建辉决定辞去稳定的国企工作,只身投入茫茫雪域。“那是我第一次登雪山,登的是哈巴雪山。有一个画面给我印象非常深刻,白茫茫的冰雪世界中,向导走在前面,脚下的云海一路铺展开去,那种震撼是刻进心里的,当时觉得那样生活挺美好的。”

  沈建辉从2010年开始接触户外徒步,直到2013年,他所进行的还都只是普通的徒步旅行,觉得目之所及,风景有些单调。“登雪山就不一样了,从低海拔到雪山之巅,风景的变换让人着迷”。

  从哈巴雪山归来,沈建辉给自己出了一道“选择题”:是稳定但无聊地工作下去?还是把自己投入魂牵梦萦的壮丽景色中去?“我当时在一个炼油厂工作,经常加班,压力非常大。” 沈建辉说,当时常去其他兄弟单位学习,看到一些年长的师傅状态都一般般,仿佛过一天是一天,他从他们身上看到了自己二三十年后的样子,觉得没什么意思,渴望自由、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想法更强烈了。“我考虑了几个月,便辞职了”。

  沈建辉全身心地投入到他喜爱的登山中去。“我必须像森林的树、山冈的兔、飞翔的鹭,像大自然一切活生生的生命一样,追逐光明,暴晒阳光,淋润雨露,呼吸山风,自由地生长……”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沈建辉在海拔5396米的哈巴雪山峰顶。

  2015年到2016年,他两年间先后登上了16座雪山,其中攀登哈巴雪山超过50次,连续登上半脊峰、四姑娘山三二大峰,单人无保护登上那玛峰、年保玉则峰、岗什卡及卫峰、玉珠峰及卫峰、骆驼峰、雪宝顶、宁金抗沙峰……一次又一次地挑战自身极限,企及无人之巅。

  而立之年的他去年接连实现了3个国内第一:单人冬季登顶7206米的宁金抗沙峰,单人非常规登顶6282米的阿尼玛卿峰,单人登顶5588米的雪宝顶峰。

  辞职以来,他或担任登山队的领队,或帮人打理旅馆,或出售一些各地的土特产,以此支持自己的登山活动。

雪洞中观日落

  安全回家是登山成功的标准

  一般来说,登山的方式分喜马拉雅式和阿尔卑斯式,前者的特点是多次运输、大队伍、长周期,后者则是小队伍、轻量、快速。Free Solo也就是单人无保护攀登是后者的一种,在更轻量化的同时,风险也更大些。“选择这种攀登方式是因为我比较喜欢独来独往,而且也没有遇到合适的搭档,有人说找登山搭档比找老婆还难。”沈建辉笑道。

  “我solo的第一座雪山是2015年8月的那玛峰。”沈建辉说,接着他相继free solo了年保玉则、岗什卡、雪宝顶、阿尼玛卿、宁金抗沙三角岩等,坡度、冰壁高度、危险程度逐渐增加,给他提供了非常好的训练机会。

  “很多人可能觉得solo是一种不负责任、不要命之举,但我是在完全可以把控得住的情况下才去做。‘不要出错’是我的信条,‘安全回家’是我认为的登山成功的标准。”沈建辉说。

冲顶途中雪洞宿营

  他这样单挑7206米的宁金抗沙峰

  【准备】 冬练攀冰夏学攀岩准备了近一年

  去年春,一个让人激动的想法在沈建辉心中萌芽:单挑7000米级别的雪山!他选的是7206米的宁金抗沙峰。

  “攀登每座雪山的准备过程都是相通的,主要是体能、技术、装备、心态和攀登攻略5个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路线攻略上的准备。” 沈建辉说,每一次攀登都是踩在前人的肩膀上完成的,锁定宁金抗沙峰后,他就开始反复研究前人的路线攻略,在南壁、西山脊、西南山脊、东山脊等几条路线中选择了比较传统的西南山脊路线。

  “西南山脊路线整体攀登难度不是很大,路线以冰雪为主,这是我比较擅长的,我较弱的是岩石地形。冬季攀登的难度和担忧在于大风、低温、三角岩陡坡、高原反应、裂缝和碎石坡。一个人攀登的好处是自由,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节奏和时间来安排;坏处则是没有人互相照应,同时需要背负所有装备和物资。” 沈建辉说,为此他做了一些技术上的训练,除了爬雪山外,还冬天练习攀冰,夏天到阳朔学习攀岩,整整准备了近一年。

  【初探】 大风差点刮走人和帐篷无奈下撤

  去年12月11日,沈建辉从拉萨出发。进山口选的是距离卡若拉冰川垭口两公里的一个山沟,第一天的预定目标是把装备先运至5250米的高处,然后到住处休整。

  第二天,登山正式开始。高海拔、负重45~50斤、大风令沈建辉走10步歇10步。“那天上升1000米用时8小时,一直走到天黑。” 沈建辉打着头灯,一直上到6000米的位置,发现前人遗留的两顶帐篷,便在此安营扎寨(C1营地)。已疲惫不堪且有些许高原反应的他下意识地做了一件最正确的事:用两个冰锥把帐篷的风绳加固了。

  “半夜里起了风,帐篷发出各种声响,后来甚至贴到我的脸上。醒了睡,睡了醒,中间起来一次,看冰锥固定的绳子没坏,就继续躺回帐篷。天亮的时候,猛地感觉帐篷在动,惊起背靠着帐篷,勉强穿好衣服,探出去一看,冰锥固定的帐篷风绳已经扯断,人和帐篷没被吹飞,真是万幸。” 沈建辉说,当时的风有6级以上,帐篷已经完全变形,他只好躲进前人留下的四季帐中。

  攀登无法继续了,沈建辉说他当时的心情是复杂的,甚至想,这一次次的一个人出发、一次次冒险到底是为了什么。当时他还有4天的食物和气罐,在C1营地停留了3个晚上,等待着适合攀登的天气和时间。

  12月15日上午约8时,风小了,他赶紧出发。三角岩雪坡是硬雪,这种地形并非他擅长的,他能做的就是专注于攀登,不要出错。下午4时30分,他到达6530米的C2营地,7个多小时仅上升了600米,速度比预期的慢了许多。考虑到自身状态,沈建辉只能在此挖了个仅能弯腰的雪洞过夜。

  高海拔的冷是寒入骨髓的。“狭小的雪洞极不舒服,接连梦到有人送来衣物装备,醒醒睡睡,做梦的主题一直没变。” 沈建辉说,据之前的攀登速度判断,他要登顶至少需8~10个小时。而要在天黑之前回到C2营地,得早上7时就出发。12月16日,太阳开始有暖意时已是9时,“今天是不可能了”。

  12月17日是此次最后的机会,他4时就起来为冲顶做准备。在这个海拔烧开水,一升水需要半个小时。一样慢得令人难以置信的还有自己的动作和反应,连穿衣服都很费力。燃料气罐已经用尽,7时已到,大风仍不停歇。沈建辉知道,此次没有机会登顶了,只好收拾装备下撤。

宁金抗沙峰

  【再试】 成功登顶给自己送上最好的新年礼物

  在拉萨休整了10天,去年12月27日,沈建辉再次冲击宁金抗沙峰。

  在曲水雅鲁藏布大桥317这一侧等车时,沈建辉偶遇一位开着三轮带斗摩托车的当地人,愉快地搭了一段顺风车。第二天,他开始进山,大风和飞沙走石没能让他的攀登速度加快。但因为有了上一次的经验,他的心态很是平和。

  从C2营地往上,他遇到一道斜切整个雪坡的大裂缝,这是之前没有预判到的。沿着这个裂缝外墙往右侧移动,他找到雪桥,下降20米后,小心翼翼地踩过雪桥。与10天前相比,此处山体已经开始出现亮冰,裂缝更加显露,这是攀登的最后机会了。上到海拔6850米,沈建辉建了C3营地,依然只能是雪洞。

  2016年的最后一天,他早早起来准备,“我想把登顶作为送给自己最好的新年礼物”。此地距顶峰(7206米)还有356米的垂直高度,上午9时30分,阳光有了暖意,他穿戴好安全带和装备,出发。

  越接近顶峰,他越小心谨慎,从6900米山凹到7100米山凹,他用了3个小时。在顶峰下方的山凹处,他休息了一会儿,吃了东西,把背包放在这里,轻装冲顶。

  下午3时,他成功登顶。

  当时天是阴的,他在峰顶等了半个小时,云层一直不散。7000多米处的风太冷,他的手指、手机、电池随时可能罢工,他不敢恋栈,只得下撤。“回到6900米的平台时,天气又转好了,远处的山露出来了。这或许是在向我传达这样的信息: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在顶峰没有见到的风景就当是一个遗憾吧。” 沈建辉说。

  2017年的第一天,沈建辉在C3营地迎来了今年的第一个壮丽日出!

  没想到的是,出发下撤没多久,风云变幻,他一不留神判断失误,下到裂缝边上才发现自己到了整个大雪坡的东南侧。“没有稳定可靠的雪桥,即使从这边跨过裂缝,路线上也存在未知。” 他只好返身往上,找回到原来线路。

  紧接着,遇到三角岩雪坡,那时风力至少有5级以上,风把雪从雪坡下方往上吹送,雪粒飞舞,大风呼啸,身临其境非常恐怖。“我担心身处的冰壁随时可能被吹飞,在此越久越不安全。” 沈建辉说,当时他只好采用更高效的倒攀,“我给自己定下踢冰40步才可以休息的规矩,专注于攀登,身体在自动调整呼吸和全身状态,感觉不那么艰难了,速度也快了。”

  终于,他回到C1营地,这时已是傍晚6时。在天黑前,他“冲”回公路边,当时只戴着抓绒手套的他发现有两根手指头已轻微冻伤,麻麻地没了知觉。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高敏华 图/受访者提供






私侦网是中国侦探领域内容最丰富的网站,为侦探爱好者提供丰富准确的行业联盟资讯、调查技巧、取证设备等专业资料。
本站所有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企业负责,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也不承担您因此而发生或交易致使的任何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