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利平,男,49岁,国有永川林场云雾山分场黄沙管护站管护工。1995年,他顶替父亲到了云雾山林场黄沙管护站。今年,已经是石利平管护林场的22个年头了,在他工作的22年时间里,没有发生过大的山火。他正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一曲森林防护的动人赞歌。
落差很大 但他坚持和妻子共同守护山林
个子中等偏高,身材壮实魁梧,脸膛黑里透红,日复一日的林场生活让石利平给人一种大山汉子的印象。而年少时候的他,却是土生土长的“江边人”。
今年49岁的石利平,出生于长江边的江津白沙,在那里长大成人的他习惯了水码头边的繁华。成人后,石利平来到广州建筑工地打工,逐渐成长为承包工程的“老板”。1995年,父亲从林场退休,作为轮换工,在父亲的威压之下,他顶替到了云雾山林场黄沙管护站。
初到林场,他感到了巨大的差距。从收入上看,他在广州带工月收入上千元,而当时机关事业单位的干部工资多为三四百元,他到林场后的工资仅200多元。
更让石利平受不了的是生活上的艰苦。那时的镇上,公共汽车既少又拥挤,常常是自己背着一大背篼东西,车子挤不下了司机不准上,只能背着走回山上;山里没有电、更谈不上买冰箱,吃个肉打个牙祭要半个月才有一次。每回一次家,都很费劲,为了到临江场火车站乘坐早上5点过的521次火车,他半夜2点就要摸黑下山步行约3个小时。
所以,最初那一年多的时间,好几次想走人不干了,但是拗不过父亲的执着,在林场领导的关心和同事们的鼓励下,他终于定下心来,成为二郎山下的第二代造林、护林人。后来,他还把妻子也接到山里,共同守护那片山林。
20多年的林间生活,让他患上了严重的风湿关节病。虽经服药,但是走起路来,才49岁的他已经不是那么灵便。
奉献青春
8年总共造林200多亩6万多株
进入林场工作的早期,石利平当了8年的生产工,每年,他一个人要植树造林二三十亩,每亩330株,8年里他总共造林200多亩6万多株,其间辛苦,难以言表。
后来,生产力发展了,植树都成规模地进行,没有常设的生产工了,他便也成了一名管护工。石利平负责的林区,南从二郎尖起,北边到芋荷湾煤矿,东面到山顶与江津林场交界处,面积3000多亩,跨临江镇、陈食街道多个村庄,单面行程14公里。
身怀护林的责任。每天一大早,石利平都要背上水壶、装着笔记本和干粮的挎包,左手一根拐杖、右手一把长长的砍刀,爬坡、下坎,穿行在林间,查查树上有虫没有,瞧瞧树木有没有被盗伐,一边走一边砍除隔离带上新长出的草木。看见人家户、林区劳作的农民或者行人,就给大家讲讲要注意森林防火大道理小道理、大方向和小方法,遇到铲草烧灰机肥、上坟化纸、在林区抽烟的,就立马制止并向群众讲清危害和后果等道理……
曾经,发现有人盗伐林木、盗采白石矿后,他和场里的同事王彼在山林里连续几个夜晚蹲守,终于震慑了盗伐者;2010年初夏,松毛虫暴发成灾,他和专业的治虫工人一起,抬机器、背农药,从早上6点到中午2点,一干就是40多天……
围着青山转,20多年来,石利平没有出过远门,他把自己的青春、热血,都奉献给了这座大山,先后获得区森林防火指挥部、区林业局、林场的防火先进个人、植树造林先进个人等荣誉十多项。但是他仍旧坚守在青山之上守护着这篇森林、守护着这片大山。
救治养女
花光所有积蓄也没说个“不”字
十多年来,石利平和妻子、养女一起在山上生活,一家人全靠他那点工资和经营林下经济的收入维持生活。
但是不幸却降临在了这并不富裕的家庭。2011年,时年17岁的养女患上了一种怪病,高烧连续不退、耳后现小疙瘩。小医院无法辨识,区内最大的医院估计是淋巴癌但不能确诊。
无奈之下,他们到了重庆新桥医院,经过活检,以及重医、新桥、大坪三家医院的专家会诊,确诊为马尔尼菲真菌感染——这种病,在中国发生得很少,难治。在治疗中,用药量大了,养女身体受不了;小了,又治不好。
为此,专门从广州花了1万元请专家会诊,先后住院3次,花了30多万元,花光了他家的全部积蓄,还欠下了一屁股债,但是石利平没有说一个“不”字。
在一家人的努力下,如今养女的病已经基本痊愈,现在也考上了大学,正在读大三。本报记者 刘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