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常识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 >

儿子偷拿200元买玩具 母亲发现后怒砸商家店铺

2017-06-21 22:17 人气:

  不满10岁的儿子前几天悄悄拿走200多元,在玩具店买游戏卡牌。家长发现后到该店理论,认为商家不应该售卖如此昂贵的玩具给一个小孩儿,但商家认为送上门的生意不能不做,于是家长愤怒之下砸了玩具店的木凳,双方僵持不下……

  瞒着家长拿钱买游戏卡牌

  6月16日19时许,一名30来岁的女士牵着她不满10岁的儿子来到红旗小学附近的一家玩具店门口,要求商家退还孩子购买游戏卡牌和文具盒的钱。

  该女士称,孩子前后从钱包里悄悄拿走200多元,用来买赛尔号精灵决斗卡等玩具,并且是在同一家店内购买的。她认为商家此举不负责任,不应该怂恿小孩子购买昂贵的玩具,并要求退钱。

  而商家表示,一个愿买,一个愿卖,都是公平交易,孩子不在我家消费,也会另选其他家购买,根本不存在怂不怂恿。其次,自己并不知晓是小孩悄悄拿钱买的,在她印象中,该小孩只有当天上午来消费了94块钱,并没有消费200多元。况且售卖出去的赛尔号精灵决斗卡等玩具都被拆开了,无法进行二次销售,于是拒绝该女士退钱的要求。

  据目击者透露,该女士见商家始终坚持不退货,愤怒之下,顺势将游戏卡牌摔在地上,又当着众人的面用棍子抽打了小孩几下。似乎并没有解气,又拎起商家的木凳子摔了个稀巴烂。这下惹怒了商家,双方争执不下,僵持了近1个小时,随后该女士报了警。

  最终,在派出所民警调解下,双方达成和解,家长赔付商家一张木凳。

  别轻易给孩子贴“偷”的标签

  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家长发现孩子在家第一次“偷”钱后,首先的反应是大吃一惊,对此嗤之以鼻,小小年纪就学会偷,长大还得了?紧接着不是骂便是打,或是无休止的羞辱式教育。这些做法都有失偏颇。

  其实行为只是表象,行为背后的根源应该能找到父母的教养方式。重庆文理学院应用心理学系主任岳彩镇认为,这个家庭教育是出问题了,但是父母不一定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有心理学家把家庭教养方式分为宽容型、权威性和专制型。就这个案例而言,父母对孩子的约束比较少,孩子明显自控力比较差。从一个理性科学客观的视角来看,其母亲这一行为是推卸了自己的教育责任,不是我的教育有问题,而且你卖家有问题,你引导我们家孩子买东西,并将责任外移到卖家,其实是对自己推卸责任。

  作为父母,应该意识到环境对孩子的影响,以及自己的行为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教育上,让孩子体验到爱。除了爱之外,父母要给孩子进行适当的约束和引导,这也是孩子进行社会化的过程。作为父母,应该意识到我们孩子最终目标不是狭义的成功,而且人格的健全,而家庭是塑造健全人格中最重要的一环。

  孩子偷钱家长应该如何处理,要避免用成人的道德标准来责打孩子。如果家长一开始摆出严厉的态度,孩子见势不妙,为本能地保护自己“不挨揍”、“不挨骂”,逼急了只能说谎。所以,家长要以身作则,做好理财榜样。可以当着孩子的面对家庭收入支出做比较详细的记录,让孩子知道父母很重视对钱的管理,偷拿的话就会冒很大的风险。同时,也能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出良好的理财习惯。

  本报记者 刘小菡






私侦网是中国侦探领域内容最丰富的网站,为侦探爱好者提供丰富准确的行业联盟资讯、调查技巧、取证设备等专业资料。
本站所有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企业负责,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也不承担您因此而发生或交易致使的任何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