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6月22日电 (肖光明 张帆 王天译)带上一把镰刀、一小瓶白酒、一袋花生,6月21日凌晨4点半,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城子峪村的老农张鹤珊像往常一样,走上了村后崎岖的山路,继续去守护他已经守护了39年的明长城。39年来,在这条山路上他走坏了200多双胶鞋。
现年62岁的张鹤珊是名长城保护员,他的青年、壮年甚至以后的晚年,已经全部奉献给长城。他被人称为“长城专家”、长城“活地图”。
图为从敌楼里看山梁上的长城。 张帆 摄张鹤珊的家在长城脚下的城子峪村。该村位于秦皇岛市海港区的驻操营镇,北接辽宁省。明代长城就在小村庄背后燕山山脉上蜿蜒而过。
据史料记载,明朝初期修建的长城极为简陋,真正大规模的修筑是公元1568年起由戚继光所修。东起山海关老龙头,西至北京昌平,全长1200余公里,共有1337个敌楼。修建的长城由城墙、敌台、墙台、烽火台、关城等组成。
中国人说起籍贯,往往指祖籍。张鹤珊告诉记者,他的老家在浙江义乌。
16世纪晚期,张家祖先和近两万的义乌籍士兵,随戚继光北移至此,修建长城,并守卫长城。以后一代接一代,长城修建者的后人也都是长城的守护者。
449年的风吹雨打,使得这段古长城破损严重,情况危急。从驻操营镇董家口到平顶峪这十公里的长城、32个敌楼、8个烽火台就是张鹤珊的“地盘”,他几乎每天都要走上十几公里的山路,把周围的长城巡视一遍。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张鹤珊说,“长城不是我家的,但要破坏长城就不行。”
图为航拍张鹤珊保护的长城。 张帆 摄布局呈“北斗七星”状的城子峪村,到处都是他儿时与小伙伴嬉戏玩耍的记忆。张鹤珊表示,30多年前他看到长城被损毁,便萌生了保护长城的念头。
从那时起,张鹤珊登上了村外的长城,一块块青灰色的砖被重新搬回到城墙上,四散的垃圾被带下山,“到此一游”的字迹也被他想方设法地擦掉……
“除了照片什么都不要带走,除了脚印什么都不要留下。”这是张鹤珊的保护理念。
而在最开始,张鹤珊保护长城的举动并不为乡亲们所理解,他们认为张鹤珊不务正业,多管闲事。因为到长城上放羊、翻蝎子、挖药材是当地村民主要的副业,张鹤珊保护长城无疑是断了村民的财路,所以附近几个村的乡亲没少和他发生过争执。
坚守39年,如今张鹤珊守护的这段长城,向世人展示着明代长城的原始风貌。他保护长城的行动也引起了国际友人的关注。至今,已有来自美国、日本、瑞士、澳大利亚等三十几个国家的上千名外国友人慕名拜访张鹤珊,在长城上听他讲长城的故事,感受古长城的魅力。
他有一个笔记本,上面写满了国际友人对他的致敬留言,有英文、有日文……很多人都写下了呼吁人们爱护长城的愿望。当地的村民们也办起了农家乐,眼前的好日子让他们逐渐理解了张鹤珊的初衷。
在保护长城的过程中,张鹤珊还对长城研究产生了浓厚兴趣。每听到一个精彩故事,细心的张鹤珊都要一字一句地整理记录下来,如《媳妇楼传说》、《白台子传说》、《雷击碴的故事》等。他写的几篇论文在中国长城学会的会刊上发表,广受好评。
张鹤珊说,长城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世界重要的文化遗产。“一草一木一砖都要保持原貌,这样的长城才是‘原汁原味’的长城。”
2002年,张鹤珊被批准加入了中国长城学会,成为中国长城学会的第一位农民会员。
日前,中国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指出,长城的修缮应当遵守不改变状态的原则。应该坚持“保存胜于维修,维修胜于修复,修复胜于重建”的理念,预防性保护应该成为长城保护的常态。
现在的张鹤珊是个名人,人们不知道的却是作为长城保护员,他每月仅能领到150元人民币的酬劳。除此之外,他还要靠种地与讲解赚钱维持生活。据介绍,驻操营镇的9个长城保护员中,年纪最小的也快到“花甲之年”,张鹤珊一直担心长城保护人员将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
张鹤珊说,“我今年62岁,身体还算硬朗,每天花6个小时就可以巡视完负责的地段,可是随着年龄越来越大,还爬的动山吗?每个月150块钱的待遇,会有年轻人愿意接班吗?”
2017年是长城被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30周年,中国实施长城保护工程也逾10年。截至到2016年9月,全国各地聘请长城保护员4650名,覆盖长城沿线全部省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