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风辰展示如何播放胶片电影
河南商报记者王苗苗/文邓万里/图
在河南省郑州市碧波园珍宝大世界,有一家位于地下十米的藏品店。店主是一位被人称为收藏“神经病”的60岁老人,名叫孙风辰。30多年来,孙风辰收藏了几十万件藏品,堆满了四十多间房,而他收藏的东西,几乎可以印证中国近六十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历程。
但最近几日,孙风辰却忧心忡忡,尤其是谈及那些他花了近20万元购买的2000多部胶片电影时。“我想找一个固定的地方,免费给大家放电影,想把这记忆留下来,别浪费了。”孙风辰得空会到一些地方免费为大家放电影,但有一个固定的场所,仍是他最大的愿望。
【选择】
本是五家诊所的老板
却执意闭店搞收藏
6月20日下午5点多,郑州市碧波园珍宝大世界地下十米的负一层内十分安静。
孙风辰的店便在这里。“前些天有人买算盘,说装修用,唉,现在是得以藏养藏。”他说。
生于河南新密的孙风辰,是那个年代少有的高中生。1982年,在部队当了4年卫生员的他退伍后,在老家开了间诊所,可每单药钱不过几毛,有时他觉得病人可怜还会让人赊账或者送药,根本赚不到什么钱。
1991年,搬到郑州住的孙风辰在黄河食品城等地开了5家诊所,手下有医生等50多人,“好时一天几百都有。”但诊所生活让喜欢自由的孙风辰有些烦。
他时常随朋友四处游玩,其间看朋友买旧物,他也跟着买,渐渐的,就从偶尔购买变成专门去“淘宝”。2010年,孙风辰关了所有诊所,两个原本在诊所工作的女儿也被迫外出打工。“媳妇孩子都不支持,就我一个人干。”孙风辰低头笑了,但脸上却掠过一丝亏欠。
孙风辰收藏的电影胶片
【缘起】
为收藏“散尽”家财
被称“神经病”
走进孙风辰的店,仿佛回到了四五十年前。除了竹篮、收录机、煤油灯等,还有千把算盘,几百对秤杆和秤砣,当然也少不了极具时代气息的搪瓷碗、搪瓷盆以及各式各样的画册。
30多年收藏了几十万件物品,孙风辰为此几乎花光了所有积蓄,村里许多人不懂他为啥放着好日子不过,花那么多钱收“别人不要的废品”,所以这个固执的倔老头,就成了村里很多人眼中的“神经病”。
“诊所生意可好他不要,俩孩儿也因为他去打工,你说他是不是‘神经病’?”怨归怨,但孙风辰的爱人还是默默支持他。其实有时孙风辰也后悔,觉得年轻时图高兴,花了不少冤枉钱,只不过有样东西,他却从不后悔斥巨资收藏。
“那时哪村敢放电影,人们都是提前过去占座。”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能在电影院看场胶片电影,还得去找熟人,而对于生活在农村的人来说,看场露天电影可比过年让人高兴得多。“有时看场电影来回得走一二十里路,但一点儿都不觉得累,兴奋得很。”
孙风辰说,那些年在并不明亮的村子里寻找亮着的银幕的日子,是他这辈子最美好的记忆,“想留着记忆,也想让年轻人了解那时候的生活,所以开始留意老电影。”
孙风辰收藏的老算盘
【“固执”】
他花近20万元
收藏2000多部胶片电影
孙风辰第一次买到胶片电影,是在1995年,那时他还开着诊所。
对胶片电影充满期待的他,无意间听到一位病人说自家有胶片电影和放映机,于是,他花了3000多元买回一部电影放映机和十余部胶片电影,可学医的他压根儿不会放映,“不过那人以前是放映员,他教我咋弄,现在接片啥的我都会,但不专业。”
那段时间,孙风辰常常躲在家里,挂上电影银幕,一遍遍地放映那些影片。“满脑子都是小时候的记忆,特别好。”从那时起,孙风辰开始着手四处收藏影片和放映机。
如今,他收集了2000多部影片,30多部放映机和上千块银幕,花费近20万元。“都是我省吃俭用攒的,家里不支持,但也管不住我。”孙风辰说。
“16毫米的影片有几十块一部的,也有二三百一部的,最贵的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新闻简报片,胶片尺寸和包装盒都跟80年代以后的故事片不一样,一部就要七八千,还得用专门的机器放。”说起这些影片,孙风辰如数家珍。
【心结】
想给胶片电影找个舞台
前些天,好朋友曹发根突然去世了,这让孙风辰很是伤感。“老曹是个警察,花毕生积蓄搞收藏,现在他走了,那些藏品感觉就像是孤儿。”孙风辰的好友,同样身为藏友的张先生说。
“我比老曹还大,要是我哪天走了,这些东西尤其是那胶片电影该咋办?”在孙风辰看来,胶片电影就是用故事的形式帮现代年轻人了解历史,就拿千层底布鞋来说,年轻人或许听说过,但无法直观看到几十年前妇女们是如何一针一线做鞋、做衣服。
“这电影就能给人讲明白,但现在都堆在这里,它的价值根本发挥不出来。”缺少人手和资金,孙风辰收藏的大多数影片,还被封存在铁盒子里,只有极少部分放映过。
“我想找一个固定的地方,免费给大家放电影。”如今,孙风辰得空会到社区、医院免费为大家放电影,但有一个固定的场所,仍是他最大的愿望,“主要是想把这记忆留下来,别浪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