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的北京,续写新的故事。
“我们如何更好地吸取城市带给我们的教训,将决定我们的城市人群能否在一个可以称之为新的城市黄金时代里实现繁荣发展。”——《城市的胜利》
北京,正站在一个新的发展路口上。首钢、“动批”、“脏街”、……正成为一段段城市记忆。“瘦身健体”的北京,以全新的姿态续写着新的故事。
再见,批发市场
6月24日,北京“动批”万容天地市场正式启动疏解,计划27日闭市。今年年底前,“动批”各市场将全面完成疏解工作。
于2012年开业的万容,建筑面积4万余平方米,现有摊位1886个。 这座地上、地下共9层的市场,正进入最后的“大甩卖”:“一件不留”的宣传板随处可见,成捆的打包麻袋堆在门口。据记者了解,未来这里将引入金融、科技等高新技术产业。
“动批”也将成为历史。根据规划,今年年底前,“动批”各市场将全面完成疏解工作。
“动批”即北京动物园批发市场,形成于上世纪80年代,聚集了10多家市场,一度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服装批发集散地:建筑面积约35万平方米,曾经日均人流量可达6至7万人。
2014年,“动批”启动疏解。当年北京出台了全国首个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要求在城市核心区严禁制造业、建筑业、批发业等。
如今,“动批”内第一个整体撤市的天皓成市场,已变身“宝蓝金融创新中心”。“动批”所在的北展地区也已被划入中关村科技园区西城园。
“动批”内第一个整体撤市的天皓成市场变身为“宝蓝金融创新中心”。(来源: 摄影:韩海丹)截至目前,“动批”市场已完成疏解与产业提升面积约24.3万平方米,完成7家市场的整体疏解。
除了“动批”,一系列批发市场正逐步退出北京,部分商户转战津、冀等地。
天意小批发市场内进行甩货(来源: 摄影:张尼)北京规模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兼零售市场之一“天意”,近日向商户们发放了调查表,商城计划按商户的合同保证金额给予数倍赔偿,拟定于今年9月停业。
今年6月12日,位于大红门的北方世贸国际鞋城正式关停,该市场建筑4万多平方米。至此,大红门地区的批发市场已疏解完成34家。
北京市丰台区大红门地区,共聚集了45家大型区域性批发市场,建筑面积约100万平方米,涉及摊位数约28000多个,直接从业人员超8万人。2014年大红门启动疏解。据记者了解,剩下的11座市场将于今年底前,实现关停腾退或转型升级。
今年6月15日,永外城文化艺术品市场关停闭市,疏解商户1241户,关停面积8万平方米,相关从业人员疏解6000多人。根据规划,未来将打造永外国际文化创意园区。
“永外城”始建于1992年,是全国第一家由国有商业企业开办的大型批发交易市场。在计划经济年代,主要承担北京市场文化用品的供应。
西直河石材市场等腾退后,建成的绿化带(来源:北京青年报 摄影:魏彤)中国北方曾经最大的石材集散地——北京西直河石材市场,2013年底正式启动腾退拆除。该市场位于朝阳区十八里店乡,总建筑规模约123万平方米。
在市场腾退后,西直河地区已新建绿地770余亩。据十八里店乡党委书记张宏明介绍,随着低端业态的疏解,预计5年内,该乡将实现万亩绿地,已建成占地面积近7000平方米的吕营海棠休闲公园。
根据北京市商务委的数据,2015至2016年,北京市共疏解提升市场302个、物流中心51个。2017年计划完成疏解提升市场120个、疏解物流中心38个,目前已完成疏解提升市场53个、疏解物流中心3个,累计涉及建筑面积约60万平方米。
再见, “脏街”
在北京时尚地标三里屯,霓虹灯闪烁的酒吧街附近,藏着一个小胡同,它被老外翻译为back street,是北京赫赫有名的“脏街”。
200多米长的 “脏街”,聚集着诸多小吃档口:麻辣烫、煎饼摊……这里演绎着着与三里屯皆然不同的深夜故事。虽然热闹,但因脏乱吵而得名的“脏街”,大多建筑属违法建设,私自破墙开门、无照经营、违规设置广告牌等乱象横生。
今年4月,北京市朝阳城管三里屯执法队,对此地开展了开墙打洞整治工作,共整治33家商户,拆除面积为1000平方米。
北京三里屯“脏街”综合整治拆墙打洞(来源: 摄影:金硕)据三里屯执法队队长赵勇介绍,根据当地户籍部门统计,因噪音扰民等问题,街道内42号楼原本的住户只剩三家,在前期摸排过程中,执法队对42号楼33家商户涉及开墙打洞的问题逐一进行了登记。他说,希望彻底还这条商业街的本来面貌。
除了“脏街”,为改善城市居住环境,北京多地正在严整“开墙打洞”。开墙打洞,是指居民楼的一层“由居改商”,以通过居住用房改造成商铺,获取利益。
根据规划,2017年北京将拆除违法建筑4000万平方米,整治“开墙打洞”行为约1.6万处。
整治会不会影响民众生活?在近日进行的北京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上,北京市商务委主任闫立刚表示,要确保百姓的生活必需品,尤其对蔬菜市场的需求,原则上遵循拆一补一的原则。他说,对便利店等生活必需品有硬性规定,一个社区配有社区综合体,每千人至少配有50平方米的蔬菜销售网点。
再见,簋街的油烟
簋街也变样了!位于二环路东直门附近的簋街,是不少北京人的“深夜食堂”。这条不到2公里长的街道,聚集了200多家商户,日均接待客流超6000人。
麻小儿、烤鱼、羊肉串,簋街点燃了夏夜北京的激情。但违章停车、违法建设、油烟蒸腾的环境,也败坏了老簋街的盛名,更让周边居民苦不堪言。
去年9月起,簋街启动环境综合整治。北京东城区针对簋街进行5个方面的改造提升,包括铺设燃气管线、提升食品安全、优化交通秩序、改造立面牌匾、促进居商和谐。
近日,记者在修葺一新的簋街上看到,道路两侧店铺的外立面,均进行了重新装修;人行道拓宽不少,普遍宽达3米以上。据了解,簋街西段和东段共拆除违法建设207处,拆违面积达9069.5平方米;地区绿化面积达4100多平方米,增绿近300%;新增了200个左右的停车位。
簋街励志要做一条“无味”大街。据了解,主动更换除味除烟净化装置的商户,将获得政府补贴。未来,隔油池、油烟净化装置、污水排放系统、垃圾处理设施也将纳入簋街餐饮企业的标配,不达标者将逐步清退。
再见,老首钢
提起首钢搬迁,至今仍有很多人会热泪盈眶。
创办于1919年的首钢,是中国最早的民族钢铁企业之一。在首钢发展最高峰时,员工多达26万人,120多家下属单位和分厂,曾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钢铁企业,被称为中国钢铁工业的发祥地。
但随着时代发展,聚集在北京的工业企业逐渐远离城区,“盘踞”在石景山的首钢,也走上了一条转型路。 2005年,首钢正式启动搬迁,一座崭新的现代化“新首钢”在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崛起。
“以前靠聚集资源求增长,现在靠疏解功能谋发展。”在日前进行的北京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上,首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靳伟如是说。
老首钢正华丽变身。曾经的钢流滚滚的园区,将成为北京冬奥会冰雪运动的重要训练场。
首钢园区“变身”后,既保留了工业记忆,又赋予了现代化的办公功能。(来源: 摄影:韩海丹)首钢园区内的西十筒仓区域,是北京冬奥组委的“新家”。存矿料的筒仓、料仓,将改造为冬奥广场上的建筑;铁路线、火车头等工业遗存,在设计师的巧思下,将组成独特的景观元素。根据规划,短道速滑、花样滑冰、雪橇、雪车等主要训练场馆,拟建于首钢五一剧场和群明湖之间。
据记者了解,今年年底前,首钢园区将完成冬奥组委办公区所有改造建设,建成国家速滑、冰球等训练场馆,开工建设冬奥大跳台。2022年冬奥会结束后,冬奥组委所在园区将对公众开放,写字楼也可对外出租。
北京冬奥组委办公驻地落户首钢园区。(来源: 摄影:韩海丹)再见,蜂窝煤
“摇煤球,摇啊摇……”回味老北京的胡同生活,燃煤做饭、烧水取暖,一定少不了蜂窝煤。
蜂窝煤,呈圆形,其上如蜂窝般均匀分布10多个通孔。 从《阳光灿烂的日子》胡老师帽子里的煤球儿,到《老炮儿》中六爷揣着蜂窝煤冲到胡同口……蜂窝煤是北京人的集体记忆,也堪称红遍大江南北的国民产品。就在2016北京国际设计周上,蜂窝煤与北斗导航卫星、南京长江大桥等荣获了经典设计提名奖。
民用散煤正与北京告别。5年前,北京打响“清洁空气保卫战”,散煤整治是重点。自2013年以来,全市年用煤总量从2300万吨压减到1000万吨以内,农村地区大力推进煤改清洁能源行动,逐步实现了民用散煤“以电代煤”、“以气代煤”和“以新能源代煤”。
据记者了解,2015年,北京核心区东城、西城区已基本实现“无煤化”,让每个供暖季减少燃煤115.35万吨。今年,北京7个区,即朝阳、海淀、石景山、丰台、房山、大兴和通州区的平原地区也将基本实现“无煤化”。
根据《北京市“十三五”时期能源发展规划》,2020年基本完成平原地区所有村庄无煤化。初步预计,到2020年北京煤炭消费总量将降到900万吨以内,煤炭消费占比降至10%以下,优质能源消费占比提高到90%以上。
不过怀念蜂窝煤的朋友,也别太伤心。它早已被端上了饭桌——蜂窝煤蛋糕、蜂窝煤炒饭……据说 ,在天朝美食爱好者的簇拥下,蜂窝煤已成功晋升为新“网红”。(曾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