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降雨致南方11省份78人死亡失踪
1108.2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252.7亿元;长江中上游水库群联合调度成功实现“不超保”目标
7月4日,湖南省宁乡县,武警交通部队正在现场排除危险路段。新京报记者 王飞 摄据新华社电 民政部4日发布消息,截至4日9时的统计显示,自6月29日以来的南方强降雨已致11省份78人死亡失踪,超过1100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252.7亿元。
另据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监测,4日下午,长江干流城陵矶(莲花塘站)出现洪峰水位,之后波动转退。长江中上游水库群联合调度应对“长江2017年第1号洪水”的目标成功实现。
11省份1108.2万人受灾
据介绍,本轮强降雨导致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省份遭受洪涝、滑坡、风雹灾害。截至7月4日9时统计,上述11省份61市(自治州)1108.2万人受灾,56人死亡,22人失踪;2.7万间房屋倒塌,3.7万间严重损坏,18.4万间一般损坏;直接经济损失252.7亿元。
其中,湖南692.1万人受灾,34人死亡,8人失踪;广西125.7万人受灾,16人死亡,11人失踪;江西149.5万人受灾,1人死亡;四川9200余人受灾,3人死亡,1人失踪;贵州71.9万人受灾,1人死亡,1人失踪;云南1300余人受灾,1人死亡,1人失踪。
针对南方暴雨,中央财政已于3日紧急下拨湖南、江西、贵州、浙江等20个省份补助资金18.8亿元,帮助地方全力做好暴雨洪涝等灾害救灾工作。
此前,国家减灾委、民政部针对浙江、江西、湖南、贵州4省严重暴雨洪涝灾害先后启动国家Ⅳ级救灾应急响应,分别派出工作组赶赴灾区查看灾情,向4省灾区紧急调拨3300顶救灾帐篷、3万床棉被、2.4万张折叠床等中央救灾物资,协助和指导做好自然灾害救助工作。
长江干流城陵矶站过峰转退
据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监测,4日下午3时30分,长江干流城陵矶(莲花塘站)出现34.13米的洪峰水位,之后波动转退。这意味着,长江中上游水库群联合调度应对“长江2017年第1号洪水”,莲花塘站不超保证水位(34.4米)的目标成功实现。
“长江2017年第1号洪水”7月1日在长江中下游形成。7月1日到2日,长江防总连续下达5道调令,将三峡出库流量由27000立方米每秒减至8000立方米每秒,同时调度金沙江中游梯级和下游溪洛渡、向家坝水库同步拦蓄,减少进入三峡水库水量。上述联合调度降低莲花塘河段洪峰水位1到1.5米,避免了其超保证水位。
自3日16时起,长江干流城陵矶到南京河段全线超警戒(除黄石港外),超警堤段长6443公里,其中长江干堤1333公里、湖区堤防4419公里、其他支流堤防691公里。
7月3日起,两湖水系降雨暂时结束。未来3天,受副热带高压西伸和高空冷槽东移影响,长江上游、汉江上中游自西北向东南有一次强降雨过程。其中,4日,长江上游北部有中雨、局地大到暴雨;5日,嘉岷流域有大雨、局地暴雨或大暴雨,汉江上游有中雨;6日,嘉岷流域中下游、向寸区间有大到暴雨,金沙江流域、乌江上游、汉江中游有中雨。
长江防总认为,后期天气形势复杂,为三峡等长江上中游水库群调度提出了考验。长江委正在研究制定最优方案,在为下游“减负”同时,也为应对7月10日左右到来的上游洪水腾出防洪库容。
三峡-葛洲坝梯级电站已停机26台
为减轻长江中下游防洪压力,三峡水库及长江上游水库群连续拦蓄洪水,目前三峡坝上水位上涨超过6米,由于出库流量骤减,不足以支撑全部机组发电用水量,三峡-葛洲坝梯级电站已共计停机26台。
为减轻长江中下游防洪压力,三峡水库自7月1日14时起连续减少出库流量,在上游来水达2.6万立方米每秒的情况下,将出库流量由2.54万立方米每秒逐步减至7780立方米每秒。截至4日6时,三峡大坝坝上水位由145.21米上涨6.36米至151.57米。此外,长江上游溪洛渡、向家坝等水库联合发力,拦截洪水超过32亿立方米。
在三峡水库及长江上游水库群的拦蓄作用下,下游宜昌站水位由1日14时的47.07米下降至4日8时的40.42米,水位下降6.65米,防洪效果显著。
据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介绍,由于出库流量骤减,不足以支撑全部机组发电用水量,三峡电站出力由1812万千瓦减少至600万千瓦,开机台数由28台减至9台,停机19台。葛洲坝电站出力由290万千瓦减少至150万千瓦,开机台数由21台减少至14台,停机7台,三峡-葛洲坝梯级电站共计停机26台。
- 对话
云南“最帅小学校长”
急流中抱67名学生过河
密布的碎石间,湍急的浊流奔腾。一名戴着眼镜的年轻男子,裤脚挽起,怀中抱着一名小女孩,在水流中大步穿行,黑色的鞋面上,沾满了泥巴。
画面中的男子,名叫段瑞。今年28岁的他,已经从教五年,是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阿旺镇木多小学校长。6月29日,突然而至的降水,使得学校门前一片浅水滩水位暴涨,阻挡了数十名学生的上学路。当天,段瑞冒着大雨,将67名学生一个一个抱过河。这一幕被段瑞的同事拍下,并流传至网络引发关注。也正因为这一幕,段瑞被网友称为“最帅小学校长”。
昨日,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段瑞反复表示自己做的事情“很正常”,并称“任何一个教师都会这么做”。他说,希望学校门前能够早日通上水泥路,让学生的上学之路更便捷。
“想想过河有点后怕”
新京报:抱学生过河,是在什么情境下发生的?
段瑞:那天是6月29日,头天晚上下了很大的雨,学校门前有一片浅水滩,本来几乎是没有水的,只有河床,那天水就突然大了起来。
那天一早往河那边看,很多学生撑着伞,站在河那头,水流很急,不敢往这边走,我看到后,很担心学生出危险,就赶忙跑出来,朝着对面喊,让他们不要动,然后我自己先试着走了一下,从水这边走到那边,大概是15米,但是因为河床是不平的,所以不知道到底有多深。
新京报:怎么把学生抱过去?
段瑞:我走到那一头,跟学生说,我来接你,然后就抱起来。因为我是校长,平时跟学生接触不算多的,所以他们一开始还有点腼腆。不过后来很快就好了,跟我说谢谢。为了节省时间,到了那一头后,找一个安全的地方我就把孩子放下来,然后转身再过去接。
新京报:当时心里有恐惧吗?
段瑞:说实话是有的,石头很滑,水深也不知道,怕踩空。现在想想,有点后怕,但是当时就是想不到那么多,觉得不能耽误学生上课,要抢时间。
新京报:一共抱了多少个孩子过河?
段瑞:当时没有算过,就是不停地来回。事后统计了一下,是67个,也就是说一共走了67个来回。
新京报:抱孩子过河的照片是怎么产生的?
段瑞:是有同事看到了,然后顺手拍下来,就流传到网上了,并不是我的本意。
“关注学生不要关注我”
新京报:你知道自己被人称作“最帅小学校长”吗?
段瑞:我个人觉得,这个事情没什么值得关注的,真的。那种情况下,换做任何一个老师都会这么做的,这是我们的本职工作。
新京报:学校里的情况怎么样?
段瑞:我们学校是一个村小,海拔两千多米,70年代的建筑,各方面设施不是很完备。附近多是彝族聚集区,所以学生里面,少数民族的比例比较高。学校里的走读生,通常要走一个小时来上学,住宿生就更远了,走路回去的话,要5个小时。但是不论刮风下雨,从来没有一个学生迟到。
新京报:现在有什么心愿吗?
段瑞:希望这个事情引发关注后,关注点不在我,而在这些孩子,在学校上。学校门前的这片浅水滩,能够早日修成水泥路,这样学生们上学的路会好走些。新京报记者 王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