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7月8日电 (记者 罗云鹏)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7日披露,近期水鸟繁殖期资源监测显示,目前,青海湖众多水鸟进入育幼期,环青海湖24个水鸟栖息地,共记录到水鸟43种,5.1万余只。
作为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青海湖不仅是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的重要水体、控制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也是中亚、东亚两条候鸟迁徙路线的交汇点,每年在青海湖迁徙停留的候鸟有92种超过20万只,是中国境内候鸟繁殖数量最多、种群最为集中的繁殖地。
资料图:青海湖湖面上嬉戏的棕头鸥。 罗云鹏 摄6月25日至7月5日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监测数据显示,青海湖斑头雁、普通鸬鹚、渔鸥及棕头鸥4种主要集群繁殖夏候鸟数量达到3.7万余只;而赤嘴潜鸭、凤头潜鸭、红头潜鸭等非集群繁殖水鸟为39种约1.4万余只。
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调研员何玉邦介绍,目前斑头雁亲鸟带领幼鸟已全部离开繁殖地进入青海湖周边湿地;由于幼鸟仍需亲鸟喂养,普通鸬鹚、棕头鸥、渔鸥3种水鸟停留和往返于觅食地与繁殖地之间。
“与往年不同的是,鸻鹬类水鸟无论是在分布区域范围、种群数量、繁殖种类上都有了明显的扩大和增加,这些水鸟广泛地分布于青海湖周边的湿地中。”何玉邦介绍,此次调查共统计到鸻鹬类水鸟10种1300余只,2016年同期观测鸻鹬类水鸟为7种300余只。
此次还统计记录青海湖旗舰物种黑颈鹤110只
“黑颈鹤尚在孵化期,调查中未发现幼鹤;观测到黑颈鹤一个26只的小型集群,其中亚成体2只;今年在鸟岛区域新增黑颈鹤繁殖巢一处。”何玉邦说。
据了解,每年4月下旬开始,青海湖众多水鸟逐渐进入繁殖期,在历经“婚配”、筑巢、产卵、孵化、育幼后,直至9月中下旬“携妻带子”南迁离开青海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