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常识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 >

男子伪造录取通知书诈骗9.5万余元 潜逃三年终落

2017-07-13 21:19 人气:

  胶东在线7月13日讯(记者 嘉伟 通讯员 芝公宣)近日,芝罘公安民警赶赴湖北潜江,经缜密工作,将涉嫌诈骗犯罪案值9.5万余元、潜逃三年的犯罪嫌疑人刘某一举抓获。

  当民警出现在嫌疑人刘某面前时,他傻了眼,他本以为自己潜逃回原籍后就不再有事,没想到还是落入法网的制裁。嫌疑人刘某今年58岁,湖北省人,2013年6月至11月,他在烟台以能办理湖北某大学注册学籍为幌子,虚构大学招生人员身份和大学省外招生资格,提供伪造的录取通知书,向受害人杨某实施诈骗犯罪,案值人民币9.5万余元。案发后刘某潜逃,被芝罘公安南大街派出所上网追逃。目前,刘某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此案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接受采访时,办案民警提醒说:随着高招录取的紧张进行,一些家长为让孩子上好大学,辗转托“能人”帮忙。有些人便瞅准这个时机,给考生家长“画饼”,编造各种虚假理由,诈骗考生家长钱财。民警罗列了几种犯罪分子常用的诈骗手段,并表示,眼下正是该类犯罪的高发期,希望家长提高警惕,切莫上当受骗,在造成经济损失的同时还影响了孩子的正常录取。

  相关链接:

  1拿“内部指标”做诱饵

  某些不法分子自称是高校或招生部门某领导的熟人、亲戚,声称能通过关系弄到“内部指标”帮助考生入学,以此为由收取巨额介绍费或录取费。家长一旦付了钱,他们就逃之夭夭。

  2冒充高校人员行骗

  骗子自称为某高校招生人员,携带有某高校招生宣传资料,见了考生和家长,滔滔不绝地吹嘘,诱骗学生和家长填报志愿。取得家长信任之后,又强调录取的难度,并暗示自己可以帮忙。家长为了孩子的前程,慷慨出手,结果上当受骗。

  3“自主招生”说成“自由招生”

  随着高校招生自主权的扩大,目前有部分高校经教育部批准成为“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一些不法分子趁机把“自主招生”渲染成“自由招生”,使家长误以为自主选拔录取就是学校说了算。还有一些不法分子以定向、委培之名向考生和家长许诺可降分录取,骗取钱财。

  4“分不够,钱来凑”

  “只要交几万元,保证达到二本分数线的考生能录取到一本院校。即使落榜,甚至分数还差100分的考生,照样可以上大学……”某些不法分子宣称花几万、十几万元甚至更多的钱,可使分数低的考生被投档或被更好的学校录取,或借上大学需交纳“中介费、赞助费、学杂费”等名目骗取考生钱财。

  5混淆成人高考与普通高考

  一些招生骗子故意混淆网络教育、成人教育、自学考试助学辅导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蒙骗希望就读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的考生,声称只要交钱就可以上大学,甚至重点大学。家长花钱后,拿到了录取通知书,入学之后方知上当受骗,就读的根本不是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的本、专科,而是自考试点班、成教预备班、网络学院或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6打“时间差”邀功请赏

  每年招生期间,有些骗子住在招生现场附近的宾馆,利用家长和考生提供的报名号或准考证,冒充考生家长或亲戚,在招生录取现场咨询点查询考生投档轨迹,钻家长和考生信息不灵的空子,本属于正常投档和录取,却向考生家长报功,并借机向家长收取钱财。

  7伪造院校网页“钓鱼”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很多骗子又盯上网络。某些不法分子伪造院校网页,设置报名入口,骗取考生登录填报,以此获取考生个人信息,有的还回复“已被录取”,进行招生诈骗。由于网络的隐蔽性强,不法分子借助技术手段,行骗花样更多,这给考生和家长防范、识破骗局增加了难度。

  8打着军校幌子招生

  在招生过程中,有不法分子还打着军校招收“地方委培生”、“自费生”、“国防生”的幌子,甚至通过伪造军队公文公章、冒充军队机关或招生部门人员,许诺教育部认可学历、毕业后一律安排到部队工作等,骗取学生和家长信任,进行诈骗。

  9伪造录取通知书

  一些不法分子通过邮局、快递公司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让考生将学杂费打入其指定的银行账号,进而骗取钱财。






私侦网是中国侦探领域内容最丰富的网站,为侦探爱好者提供丰富准确的行业联盟资讯、调查技巧、取证设备等专业资料。
本站所有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企业负责,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也不承担您因此而发生或交易致使的任何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