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常识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 >

年轻人“回笼漂”?选择取决于预期

2023-04-12 09:29 人气:

 这个春天,一些年轻人选择重回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面对采访,北京有房产中介对记者表示:“今年过完年以后,来租房的人就变多了,房价也涨了。” 在这些客户中,很多都是从外地回来的“回笼漂”。智联招聘联合泽平宏观发布的《中国城市95后人才吸引力排名:2022》显示,一、二线城市95后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9.1%、3.4%,远高于总体的5.4%、0.4%。BOSS直聘研究院院长常濛也在近日透露了一个数据,有23%的人会在逃离北上广深15个月左右后,选择回归一线城市。(《中国青年报》4月11日)


  从新闻报道和我身边朋友的经历来看,对这些选择“回笼漂”的年轻人而言,第二次乃至第三次、第四次来到一线城市,驱动其选择的原因,多少会和第一次有些不同。以我最熟悉的“北漂”为例,其中大多数人第一次来到北京时,都还是相当青涩的年轻人。其中有很多人通过高考进入北京高校,毕业时自然而然地选择留京,不曾有工作赚钱、独立生活的经验,就在懵懂之间“随大流”了。相比之下,那些没在北京上过学,一毕业就来北京闯荡的年轻人,更是全靠勇气与“冲劲儿”,直接步入一个自己并不熟悉的世界。

  在这其中,当然有人如鱼得水,很快适应了一线城市的一切,认定这就是自己该作的选择。与此相对,有人怀疑自己冲错了方向,低估了一线城市的生活压力,一时找不到人生的意义与价值,这也实属正常。人生之路,原本就是一条不断试错的旅途。人在青春年少时,更愿意尝试有挑战性的选项,犯错或反悔的成本也更低,本来就该放开手脚,在探索中明确理想追求与人生规划。不论是在一线城市待得不适应,于是选择离开,还是离开之后发现自己还想试试,于是选择重返,都是年轻人无可指摘的“常规选项”。

  不过,年轻人有选择生活方式的自由是一码事,从更宏观的视角出发,分析“回笼漂”现象的社会成因,又是另一码事。主流舆论无需对着青年个体的主观选择评头论足、指指点点,却有必要认真思考:为什么这么多年轻人一边在网上抱怨一线城市房价高、节奏快、生活“卷”,一边却用实际行动向一线城市靠拢?

  显然,这不是因为年轻人“矫情”,也不是“怕卷的人不回来,回来的人不怕卷”,而是很多年轻人即便已经亲身体验过一线城市的压力与不易,也尝试过“逃离”,最终还是意识到:自己只有在一线城市才能追求到想要的东西。

  对一线城市而言,这个“想要的东西”,可能是优厚的薪资待遇,可能是拔尖的事业成就,可能是丰富的文化生活,也可能是下一代更高的起点。从理论上看,并非只有一线城市才能给年轻人提供这些东西,但在实践中,一线城市确实和其他城市存在断层式的差距。从“逃离北上广”到“重返北上广”,改变的不是年轻人的心态,而是他们对机会与发展前景的预期。

  很多人离开压力繁重的大城市,重返故土或是远赴偏乡,都是为了过上一种更加轻松、更加开阔,让人感受到更多可能性的生活。在他们的预期中,就算到了更小一些的地方,也有不少机会等着他们,中小城市乃至县城、农村,也会发展得越来越好。但是,由于城市发展的集群效应,小地方的GDP和人均收入虽然也在增长,但一些稀缺资源很难平摊到各地。许多离开一线城市的年轻人都发现自己头顶仿佛有一块“玻璃天花板”。如果“逃离北上广”的决定最终给他们带来的是更多焦虑,乃至于“一眼看得到头”的人生,他们自然会把“回笼漂”视为值得认真考虑的选项。

  面对这些“回笼漂”的选择,一线城市还应张开双臂,给那些愿意闯一闯的勇敢青年提供更完善的综合保障,为其创业、干事提供舞台,展现大城市的开放与包容。与此同时,各地也不妨想方设法地了解年轻人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制定产业升级策略,从而留住那些从大城市回来的年轻人。



私侦网是中国侦探领域内容最丰富的网站,为侦探爱好者提供丰富准确的行业联盟资讯、调查技巧、取证设备等专业资料。
本站所有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企业负责,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也不承担您因此而发生或交易致使的任何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