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的夏津,街道两旁一排排桑树枝叶繁茂,成熟的桑葚缀满了枝头,随风摇摆,散发出诱人的果香。夏津县地处山东省德州市,位于黄河下游冲积平原,曾经是有名的黄泛区,水土流失问题严重。
桑树种植是古人用来防风固沙的创举。据《夏津县志》记载,明嘉靖年间当地开始桑树栽培。清康熙年间,时任知县朱国祥鼓励农民广植桑树,首创“包袱田”——凡较平整之沙地,四周种树,中间种庄稼,可获高产,用于防风固沙、保持水土。
这是目前全国有文字记载以来最早的水土保持措施。“‘包袱田’在夏津发明,一直沿用至今,是最为有效的风沙防治技术。”世界水土保持学会主席宁堆虎说。
5月31日,在全国水土保持理论与实践发源地夏津,由中国水土学会等主办的“全国黄泛区水土保持与乡村振兴高端论坛”召开。会上,院士专家就黄泛区水土保持问题“把脉问诊”,对新形势下水土保持助力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
黄泛区系黄河历次决口、泛滥、冲淤而成,盐碱、沙化土地较多。数据显示,因水土流失,全国年均损失耕地100万亩,黄土高原严重区每年流失表土1厘米厚以上,东北黑土地变薄,一些地方的黑土层流失殆尽。
此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指出,“水土保持是江河保护治理的根本措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近10年来,我国对生态环境的高水平保护和建设,有力推进了社会经济发展,全面实现了自然财富、生态财富、社会财富、经济财富的同步增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刘昌明在作主旨报告时说。
刘昌明表示,生态保护与农业发展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促进的。生态保护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保持水资源、调节气候,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而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持生态平衡。
“生态保护与农业发展的协同关系对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刘昌明强调。
然而,刘昌明认为,生态保护与农业发展协同理论与实践问题还有一些值得商榷的点,如技术进步与适用问题,先进但不经济或不适用的技术可能会导致资源浪费、成本增加,甚至会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不利于推进生态保护与农业协同发展。在推进生态保护和农业协同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注重技术研发和应用,鼓励创新和实践,提高技术水平和实用性,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同时,生态保护和农业发展涉及到政府、企业、农民等多方面利益。如何在各利益相关者之间达成共识并实现有效合作是一个挑战。如何确保生态保护项目对当地农民的生计没有太大影响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刘昌明说。
内蒙古自治区水利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于健也表示,由于连作、复种等对土地的长期过度利用,土壤肥力缺乏,难以支撑作物正常生长,造成化肥用量不断加大,过量施用化肥大量消耗耕地中有机质,使耕地退化,引发大量水土流失。
“土壤板结、沙化使土壤持水与保水能力下降,影响作物生长。”于健说,解决上述问题,可使用土壤调理剂,其不仅可通过自身吸水,提高土壤含水率,还可显著降低土壤释水速度,提高土壤持水能力。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首席专家张晴雯认为,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是美丽中国的底色,美丽中国不能没有美丽乡村。
现实情况是,农业面源污染是中国流域水质改善的难点。土壤肥力下降、种植业化肥高投高耗是污染根结之一。
张晴雯建议,农业清洁流域构建应从“单点防控”转向“流域统筹”,以汇水区为基本单元,形成点—线—面—体流域统筹系统方案。
“全域治理的核心理念是污染物减量化,从源头减少不必要的资源、能源投入;资源再使用、再循环,尽量多次利用中间产品,多次循环。”张晴雯说。
“汲取古人智慧,思索发展现状,开创未来之路。今天夏津人民对桑葚的开发利用,让我对防沙治沙产业充满希望。”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监事长吴斌说。如今,“包袱田”模式在各地得到推广应用,并演变成“农田防护林网”、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新模式,成为以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的“齐鲁新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