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空难40天后4名儿童在丛林被发现幸存”的新闻引发世界关注,在国内的社交软件上也引起不少的讨论。4名儿童,最小的只有1岁,最大的刚刚13岁,竟然在危机重重的亚马逊丛林中整整生存了40天!人们称赞这些孩子为“生存的榜样”,许多网友还在评论区感慨“如果是我家孩子碰到这事儿,可能三天都坚持不下来”,也有人呼吁应加强野外生存训练。这几年,针对孩子的营地教育在国内也呈现越来越流行的趋势。
适当的生存教育,确实有助于孩子们应对意外事件,增加自身的安全率和存活率,平时多给孩子锻炼的机会,养成独立生活的能力,这或许将会让孩子一生受益。在一些国家,孩子的野外训练课程都是固定必修的内容,本期约请几个国家的华人作者,向大家介绍自己所生活的国家中,人们对孩子的野外生存教育是如何开展的。
日本:自然灾害多发,小孩生存能力训练已成常态
众所周知,日本是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地震、台风、海啸等不时发生,小孩从小就接受防灾教育,防灾、生存能力的训练已成日常学校教育里不可或缺的部分。“避难”是从小就熟知的词汇,比如学校每年进行防灾训练,预警地震等灾难发生时,大家立即到指定的避难场所集中。学校里设有紧急按铃,一旦发生灾害,老师拉响警铃。
普通家庭通常备有防灾包,里头有几十种防灾用品。比如保存期7年的水和食物、简易厕所、太阳能和蓄电池,干电池供电的防灾灯、小型净水器,以及手套、安全帽、电池等等。
“311大地震”中学校生存率高 得益于八年的海啸避难训练
2011年,311东日本大地震时,岩手县釜石市内的中小学校约3000人紧急避难,生存率99.8%,被称为“釜石的奇迹”。因为这个地区的学校请群马大学的灾害社会工学教授片田敏孝对学生进行了8年的海啸避难训练。各路专家也不时来举办防灾演讲会。
2011年3月11日当天下午2点46分大地震发生时,校长马上命令学生往高处避难,无需集合,避难所是在离学校大约700米的地点,学生对道路都很熟悉,一口气就跑到目的地,中学生拉着小学生跑,快速到达高山上的一处急救设施。事实证明,海啸发生时,跑得越快,生存机会越大。
生存能力主题的漫画受欢迎与漫画合作生存技能活动
科学系列漫画《逃生》在日本很有人气,发行部数突破1300万部。内容即在异常事态下如何延续生命,漫画讲述生存策略。描写的全是冒险故事,主人公的孩子们用他们的勇气和科学知识来面对一个又一个考验。漫画的特点是包罗万象,关于生物、自然、人体、灾难、环境问题、人工智能和太空等等全方位主题。 当孩子们阅读这些充满刺激的故事时,会获得科学和与生存有关的知识。这个漫画系列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均有不同内容,包括处在茂密的植物世界、无人岛以及遭遇台风、地震、火灾、毒气等该如何应对。
今年6月恰好科学系列漫画《逃生》发行15周年,借此机会,大阪市政府和教委大力支持的再现《逃生》场景的商业活动从2023年7月22日到9月3日,在大阪南港ATC大厅举行。这项活动通过与流行漫画合作,目的是在游戏中培养孩子的生存技能。如“夜间野生动物园逃生”场景里,有吃人的鳄鱼和巨大的大猩猩在等着你;“飞机生存”里,可以尝试使用飞机逃生射击器紧急逃生;“昆虫世界逃生”中,与巨大的昆虫战斗,逃离森林;还有南极,甚至还有“太空生存”。孩子们可以从《逃生》系列作品的活生生的世界中体验各种惊险,包括可能发生在身边的地震和台风等灾难。活动还设置一个学习区,孩子们可以了解生存技能的科学知识和历史上的逃生故事。
面向幼儿和小学生的“生存训练”锻炼团结合作和冒险精神
今年4月8日在神奈川县足柄上郡山北町丹泽湖举办了一次面向幼儿和小学生的“生存挑战训练”, 两天一夜的训练收费45000日元左右。在野外帐篷住宿。由小孩自身支起帐篷。小孩挑战各种任务,如解开谜语和寻找物品、获取生存营所需的物品。与伙伴们合作,在2天1夜里训练生存能力。
日本训练小孩的生存能力关键在于强调团结合作的精神和冒险精神,在生存能力训练过程中,小孩永远不知道前面有什么挑战。每个人付出努力是生存的必要条件,与合作伙伴一起完成各种冒险任务,充分利用所获得的工具,充分开动脑筋解开各种谜题。比如寻找食材,认识什么样的野菜、果子是可以食用的,再学会生火做出可口饭菜;晚上还要睡在自己搭建的帐篷里。
同时,还要学会找到可医治伤口的草药。最后还有一项任务是逃出营地,这是最惊心动魄的,道路蜿蜒曲折,甚至爬山越岭,小孩克服种种困难,才能走出迷宫似的营地。
日常社会中还有其他方面 体现对孩子生存能力的训练
日本的综艺节目中,不时会播出艺人无人岛生活数天的节目。在无人岛,怎样实现零元生活,自己搭建简易藏身之处,自己采摘野菜,捕鱼,与小动物斗智斗勇等等。虽然有演出的成分,但是艺人十分投入,寻找食物时奋不顾身,比如潜水摸鱼。
日本亦有室内训练生存能力的场所,兼有游乐场的性质。用玩具枪和塑料子弹玩的生存游戏,亲子参加的冒险活动也很受欢迎。东京知名的游乐场所的台场有室内野人体验活动,在关西地区,兵库和岐阜的室内生存游戏也很受欢迎。
此外,日本的年轻母亲让小孩从小干厨房的活,比如切菜,可能有的家长担心小孩太小用菜刀有危险。多数父母还是让小孩从小学会用刀切菜,因为在野外的生存体验中,刀是很重要的工具,火也是发挥很大的作用。 文/黄文炜(现居日本)
德国:逛一逛当地的自然教育主题公园
德国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被森林覆盖,是一个非常热爱自然、注重环境保护的国家。在德国呆久了会发现,德国人带给孩子的野外教育,不仅限于森林幼儿园或夏令营等某个地方。它就像空气一样包围着生活其中的人,润物细无声地进入孩子的体内,直达灵魂。
在德国的很多森林散步,时不时就能看到有关自然知识和植物的介绍。
森林、动物和游乐场三元素常常是融合在一起的,且绝大多数免费。德国人喜欢将游乐场建在森林里面或森林旁边,每次带孩子在森林散完步,再去游乐场玩一玩。游乐场设施几乎全部为木头和石头,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和谐统一,一不小心还能邂逅动物。
在德国,遍地是免费的儿童游乐场。德国法律规定,只要一个地方住了超过3家有孩子的家庭,就必须修建基础游乐设施(滑梯、秋千等)。
上周末,我们带孩子去了一个由德国政府出资打造的自然教育主题公园,愈发让我感受到德国人对儿童教育的用心。这个坐落于森林之中的公园,名叫Panarbora。德国人在林中建了一条充满浪漫气息的“空中走廊”,穿梭于森林之中的环形走廊至少有六七层楼高,我们走在上面感觉仿佛在空中行走。每走几步,就会遇到一些有关自然环境知识的互动展板,孩子可以在上面通过动手游戏的方式获得自然知识。
有的展板告诉孩子森林分好几种,有自然存在的原始森林,也有人工种植的经济森林,还会告诉孩子,种植经济森林的目的是为了向人类提供所需的木材,有专业人员专门管理经济森林,以实现砍伐与种植的平衡。
德国人还发挥他们在工业工程上的天赋,建了一个没有台阶的高塔,爬到最上面可以一览森林全景。由于没有台阶,坐轮椅和儿童推车的人都可以上去。塔顶依然不忘设置教育内容,中间摆放着一个粗壮的树干,可以清晰看到它的年轮,年轮上标有数字,游览者可根据数字阅读与其相对应年份的历史。最里面一圈的年轮显示的时间是18世纪末。眼前的这根树干已经在世界存在两百多年了。
既然是给孩子建的公园,当然少不了游乐场。设施的材质由木头和石头组成。滑梯的楼梯是一根雕过的树干,提供多种抵达滑梯的方式,喜欢挑战的孩子会选择难度更高的方式爬上去。
至于玩水设施,德国人强烈支持孩子玩水玩沙,满地修沙坑和水坑给孩子玩。
在香草园,里面种了各种可用于烹饪或泡茶的香料植物,女儿在香草园学着辨别不同香味的香料。
另外,还有拼图游戏来让孩子了解不同种类的森林都住着哪些动物。这个公园还提供住宿,有娃的家庭非常适合来这里度过周末,还提供户外烧烤的地方。德国人带孩子出来玩,一定是以体验为主,偏好亲自动手的活动。
当你习惯了大自然的美,习惯与自然为伴,就会忍不住想要保护它,也更懂得如何合理地使用它。 文/悠悠妈(现居德国)
马来西亚:野外和校内,生存训练无处不在
“回来了宝贝?怎么样啊养生小溪之旅?”
“不错,但是你们给我少带了一件替换衣服,我全湿透了!”
以上对话发生在一名在马来西亚国际学校上学的十岁女生与父亲之间,是在她参加完学校组织的溯溪之旅归来之后所展开的小“抱怨”。遥想接到出行通知时,我想当然地认为,不过是小溪边趟趟水,穿个能下水的鞋和短裤就够了。不过谁也想不到,一个寻常郊游会是如此刺激。据“当事人”反映,此行真的是户外冒险,我后来看到照片才信服——众多小学生在快齐腰深的水中跋涉,还真不是开玩笑的:“水都到某某同学脖子了!”——确实这名男生是矮了些。
户外冒险课程 老师传授钓鱼、生火、攀爬等技能
我问了问整个流程,孩子们期盼已久果然是有原因的:在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工作人员与老师耐心介绍传授钓鱼、生火、攀爬等技能,不但提高自身能力,还充满大量乐趣,更没有功课测验考试。因此,露营和远足活动始终是最被学生们期待的项目。第一次出行由于天气原因取消,一车孩子都是噘着嘴回的学校。户外拓展,能让学生亲身体验野外生存的挑战和乐趣,孩子们自己动手搭建帐篷、生火、烹饪食物、识别有毒植物和野生动物等技能。有谁能抗拒这种体验呢?
为什么学校如此重视体魄的训练和意志的考验?为什么执意做这件对很多秉持传统观念的人来说,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先看下为学生设计的野外生存课程,包括基本的野外导航、急救技能、食物采集和净化水源等。帮助学生了解野外环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伴随单兵作战能力不断提高,学校还组织学生参与合作项目和团队挑战,鼓励他们合作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这些项目可以模拟野外生存场景,要求学生运用他们所学的技能和知识来完成任务。开始我还很好奇地每次都询问跟谁一组,后来发现纯属多余,只要是团队成员,大家都能齐心协力共同奋斗。
学校还组织大量类似都市冒险活动 如使用地图和导航工具等
除了在野外开展活动,学校还组织了大量类似都市冒险活动,让学生学习在城市环境下的生存技能。包括学习如何使用地图和导航工具、面对紧急情况的处理方法,以及如何在城市环境中寻找和利用资源等。
在女儿一年级的科学课上,首节就是关于地理,我随口问了一句:是不是介绍的马来西亚位于亚洲东南,物产丰富面积若干?答曰比这要微观许多,一上来讲的就是学校的位置,周围有什么参照物,发生危险去哪里集合。校内也经常有突发事件演习。
从三年级到六年级 生存训练项目循序渐进、年年不同
当然,性格的培养与经验的积累不会一蹴而就,学校在这方面的训练格外有步骤。五岁入学的小学阶段,一二年级类似学前班,更多的是过渡和适应。大型活动从三年级开始。重头戏当属自带露营设备的学校礼堂安营扎寨,四年级开始市区住宿,五年级造访周边城市,六年级跨州。中学则精彩纷呈,十年级的高中生已经开始选择心仪国家,据我所知今年的目的地是越南胡志明市。
炎热的下午,走在社区的林荫路上,随处可见背着硕大登山包的少男少女或低头紧走或谈笑风生,还有小学生甚至幼儿园的孩子。
“野蛮其体魄”的儿童启蒙方式 在社区公寓的设施中可以窥见
六年前正式搬到这个社区前后,我也看了几个临近的公寓,总心存疑惑:为什么几个地方的游乐场,儿童设施都不太“游乐”呢?似乎有点过于挑战?那些滑索,都得助跑两步才能蹦上去,后来大概明白了:这就是“野蛮其体魄”的儿童启蒙方式,无论是攀爬还是空中行走,渐渐让克服困难成为习惯。大大小小的孩子们,披星戴月地越野跑,广场舞阿姨看到都竖大拇指。成效也是明显的:低年级上课前还需要妈妈追着喂汤的“妈宝男”,已经可以上午在泳池里冲刺,下午在田径场跑八百米;平时只吃牛排麦当劳的大男孩,照样无怨无悔地啃着面包,奔波在热带高温的夜路上;持续高温烈日当头,小学女生连替补队员都没有,一天之内踢六场足球比赛……
作为家长,大多数都是默默的支持者:鼓励子女学习丰富的野外生存经验,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毕竟这些技能不仅在野外生存中有用,在其他方面的生活和学习中也会发挥巨大的作用。
在成长过程的最初阶段,关于榜样的评判标准,在孩子的心目中体现得极为深刻:在造访学校的嘉宾中,孩子们更为津津乐道的,是一位独自骑行环游世界的勇士。而对于自己来说,我最满意的一件事,就是给女儿买了一本《野外生存指南》。